2003年,上海音樂學院在國內率先創建了“音樂工程系”,并設立了“音樂科技”、“錄音藝術”與“音樂設計與制作”三位一體型的交叉學科專業,該專業以國際通用專業標準為基準,通過11年的建設與發展,業已成為國內該學科領域的標桿,其學科建設理念、教學計劃、人才培養、實驗與實踐體系等方面,已成為國內其他高校相關學科建設的模板。
《應用作曲系列課程》是本學科重點主干課程,其設計理念有別于傳統音樂學科中的“傳統作曲”系列課程,強調音樂與科技融合的時代性、前瞻性、以及跨領域交叉的應用時效性。該系列課程中,兼容東西方音樂傳統、打通學院與社會應用的鴻溝、兼容藝術與科技的融合,其設計理念、教學與實踐結合之方法、以及教學成果,在國內獨樹一幟。部分通過該課程學習的學生創新作品,在世界范圍內展出,并獲得了諸多國際獎項和廣泛的關注。
《應用作曲系列課程》自2003年開設至今,已有11年。該課程依據音樂設計與制作專業的特征,為使學生具備藝術創新能力及應用創作技術而量身定制。作為本學科重點專業課程,在歷年授課期間,本課題組的教師在教學中積累并總結相關經驗,探索與專業課相適應的教學改革,結合課程實踐,產生了大量的教學成果,學生的學習成果也多次獲得國內外的重要獎項。為了更好的對課程內容與實踐進行探索與建設,課程組還開創性地舉辦首場交互式電子音樂會“傳統與現代在這里交匯”(暨2006上海國際電子音樂周主題音樂會)、高質量完成上海世博會4個主題場館的音樂總體設計與制作、創意策劃制作了首屆上海電子藝術節開幕式音樂會(“感動”新視覺音樂會)、創作并策劃首演“城市之光——交響動畫音樂會”等。此外,針對課程的教學情況,還定期舉辦每年一度的學生作品音樂會,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教學創作實踐及社會實踐,取得了良好的反響。
在此期間,課題組師生獲得了諸多獎項,如2007上海市育才獎、全國第十一屆音樂作品評獎一等獎、許?;輫H音樂創作獎首獎、2008中國青少年數字創意行動活動二等獎、上海之春圣卡羅杯全國鋼琴作品比賽二等獎、2008奧林匹克數碼藝術大展數碼原創音樂類銅獎等。在此基礎上,《應用作曲》課程于2011年獲得上海市教委重點課程。
作為上海市教委的重點課程,課題組教師通過課程內容體系結構與教材編寫、課程實驗教學基地建設、探索多種教學方法等方面來實施,形成了科學完整的“應用作曲”課程體系。同時,通過一系列措施更進一步完善與之相關的教學、科研與創作:如跨媒體跨學科的舞臺藝術創新、與世界級院校應用作曲相關課程的教學交流、連續4屆舉辦國際性的“電子音樂及應用音樂教學研討會”、舉辦課程學生實踐成果展示等,取得了優秀的成績,如:課程教學成果獲“第八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全國作品比賽最佳作品獎”(全國最高獎)、 “2011年度江蘇省舞臺藝術精品工程”等、完成重大創作型社會實踐項目10余項、國內外重要藝術節發布20余部原創作品、發表論文5篇等,自2006年以來,課題組負責人帶領課題組教師還承辦了“上海國際電子音樂周”等重大項目,在國內外產生重大影響,引起國內外各界人士的關注。
\